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內地 > 正文

“太空變形記”再次上演 中國空間站為何選“T”字構型?

2022-11-03 13:39:16中新社 作者:馬帥莎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11月3日,夢天實驗艙上演太空“挪車位”,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分離,再轉位至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側向端口,中國空間站形成“T”字基本構型。

  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次進行轉位任務。一個多月前,中國首次利用轉位機構在軌實施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完成問天實驗艙轉位任務。經過多次“變形”,空間站組合體最終實現“T”字基本構型:以天和核心艙為對稱,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分布于天和核心艙節點艙的兩個側向端口。

  為什么要“變形”?

  自問天實驗艙發射以來,中國空間站實現了多次“變形”。7月,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空間站組合體呈兩艙“一”字構型;9月底,問天實驗艙轉位成功,空間站組合體變為兩艙“L”字構型;如今,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三艙最終呈“T”字構型。

  “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在發射后,均是先與天和核心艙進行前向交會對接,再通過轉位從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移動到側向停泊口。

  為何要通過兩次轉位,不直接進行側向交會對接?專家指出,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側向對接,會因為質心偏差對空間站姿態造成較大影響。另外,根據空間站建造方案,兩個實驗艙將在天和核心艙的側向端口永久停泊,如果選擇側向交會對接,則需要在天和核心艙兩個側向端口分別配置一套交會對接設備,并且這兩套設備只能使用一次,會造成資源浪費。

  為何選“T”字構型?

  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后,天和核心艙作為“T”字的一豎,仍然保持前向、后向、徑向三向對接的能力。后向可對接貨運飛船,使組合體可以直接利用貨運飛船的發動機進行軌道機動;前向、徑向兩個對接口可以接納兩艘載人飛船,實現航天員輪換。

  “問天”“夢天”這兩個尺寸、質量大體一致的實驗艙,則作為“T”字的一橫,位于天和核心艙兩側。這種布局充分利用了每個實驗艙自身近20米長的結構,再結合各自資源艙末端的雙自由度太陽翼驅動機構,不管空間站以何種姿勢飛行,“T”字一橫兩端的太陽翼都能照上太陽,高效發電。

  此外,實驗艙氣閘艙分別位于“T”字一橫的端頭,正常工作泄壓或異常隔離時均不影響其他密封艙段構成連貫空間,保證空間站運行的安全性。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表示,轉位后的“T”字構型結構對稱,從姿態控制、組合體管理上都是比較穩定的構型,易于組合體的飛行,且由于其受到的地心引力、大氣擾動等影響較為均衡,空間站姿態控制消耗的推進劑和其他資源較少。

  未來還會再進行“太空變形”嗎?

  據了解,“T”字構型留出的天和核心艙前向對接口,為擴展空間站提供了可能。王翔表示,空間站的構型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空間、時間兩個維度上動態發展。除去之前的“一”字、“L”字等臨時構型,中國空間站未來還可能在機械臂的輔助下進行擴展艙段的組裝,進而形成“十”字形、“干”字形等擴展構型。

  “看上去,它像變形金剛一樣不斷改換構型。然而,萬變不離其宗,變化的過程和結果都來自設計,意味著它是在特定的眾多約束條件下取得的優化解。”王翔說。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電總體主任設計師梁曉鋒表示,“T”字構型方案完全符合之前提出的規模適度且留有擴展空間的指導原則,它凝結了研制團隊的心血和智慧,也是空間站團隊根據航天技術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人的工匠精神。

責任編輯:李孟展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

男人AV天堂不卡一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